(资料图片)
“做给农民看,领着农民干,带着农民赚。”这些对科技特派团最新的注释,最近火遍巴渝大地。近年来,铜梁区科技局通过与重庆各科研院所、高校合作,共同组建科技特派团,改变以往单兵作战的方式,用集体智慧为企业解难题,为企业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。
6月12日上午,在位于铜梁区太平镇的重庆牧堂纯农业公司,重庆市农科院的专家们再次来到这里,认真观察记录鲈鱼的长势以及水质情况,并通过智慧管理系统了解鱼菜共生系统的运行情况,为全市大面积推广鱼菜共生新技术做准备。“鱼菜共生系统,它实际上就是让我们的养鱼尾水,通过沉淀、过滤、消化反应,将尾水当中的这种氨氮转化为硝态氮,就提供给我们的蔬菜生长营养所需,同时,我们也采取智慧的控制系统,实现水质的实时监测”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李萍介绍说。
在现场可以看到,与普通的池塘养鱼不同的是,这里的鱼池全部是直径约10米,深度约8米的大缸组成,在5亩地的大棚里,有着数十个这样的鱼池。
“我们现在有5亩地的鱼池,传统养殖5亩地只能出2万多斤鱼,但是现在,我们这5亩地,我们要出20多万斤鱼,相当于在成效上面是比较显著的,利润这块,用5亩地养出25万斤鱼的话,我们算了一下,利润也是比较可观的,属于高密度养殖。”重庆牧堂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夏艾玲高兴地说。
为了保证在高密度养鱼条件下,鱼质不受影响,重庆市农科院的专家还帮助企业,建立起了鱼菜共生智慧系统,什么时候投喂饲料,什么时候水中的氮磷超标,在手机或PC端上,都可以一目了然随时监控。确保水质的干净清洁,同时,也给通过管网把尾水中的养分,源源不断输送给蔬菜,达到协同共生,实现土地集约、资源再利用。
“水是通过处理循环回来了的,相当于鱼的生长环境,是一个比较优越的生长环境,水质各方面都是非常优质的,经过处理了的,鱼吃的也是高蛋白的饲料,这样养出来的鱼,吃起来肉质也是非常鲜美,非常嫩的。”重庆牧堂纯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夏艾玲说道。
离牧堂纯不远重庆成王果业公司,是西南地区较大的果苗繁育基地,一直以来,公司采用的是常规户外或大棚育苗。从去年开始,公司在铜梁区科技局的协调下,成功与科技特派团专家对接,迅速建立了重庆为数不多的组培室。
“在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,我们成王果业,已经完成了组培室的建立,目前有兰丁1号樱桃砧木和GF677桃子砧木,我们现在的培养室,节约了培养时间,提高了我们的市场竞争力。”重庆成王果业公司技术人员王子豪表示。
据悉,近年来,铜梁区科技局在全区特色产业集群中,优选出十多个重点农业产业,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和需求,率先构建联动抓项目的工作机制。目前,已与重庆市农科院、重庆市食品研究所、重庆大学、西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,牵头组建了多个特色产业科技特派服务团,为龙乡企业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进一步聚焦全区农业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,在做实科技特派团的基础上,紧紧围绕“巴岳农庄”建设试点,实现所有重点农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科技特派员的全覆盖,为农业产业提供科技赋能支撑。”铜梁区科技局局长张跃表示。(文/图 濮加红)
关键词: